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
(资料图片)
8月4日,成都大运会赛艇项目将在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正式开赛。8月3日,封面新闻记者在新津赛艇赛区看到,多个运动队已经提前在新津进行赛前适应性训练。宽阔的航道上,一艘艘赛艇在水中穿梭,舞动的桨犹如在水面上张开的翅膀,给人以无限的美感。
燃!46场比赛共产生15枚金牌
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成都大运会赛艇比赛将于8月4日至8月6日正式比赛,赛程3天,共举办46场比赛,设有男子单人双桨、女子单人双桨、男子双人单桨、女子双人单桨、男子双人双桨、女子双人双桨、男子四人单桨无舵手、女子四人单桨无舵手、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、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、混合四人双桨,以及轻量级女子单人双桨、轻量级男子单人双桨、轻量级女子双人双桨、轻量级男子双人双桨比赛项目,共产生金牌15枚。
中国队阵容
46名运动员征战全部15个小项
“我们本次赛艇项目一共有15个小项目,有单人的、双人的、四人的和八人的,(其中)由单桨和双桨(项目)组成,有轻量级和公开级(项目),一共有46名运动员出战。”8月3日,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赛艇队教练员许亚萍介绍,参加赛艇项目的运动员来自浙江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天津体育学院等24所国内高校,他们将代表中国征战赛艇全部15个小项,与来自5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同台竞技。
许亚萍介绍,多人赛艇考验着运动员们的团队精神和配合的默契度。为了实现动作的整齐划一,他们一天要重复练习一个动作数千次。
运动员点赞
“黑科技”系统助力成都大运会
走进新津赛区赛艇训练场,环境干净整洁,设施设备齐全,阳光照在超大型的赛艇赛道上,让人充满期待。各国健儿也对场馆的设施和场地条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。
来自南非的赛艇运动员Chloe Cresswell表示:“这里拥有非常好的环境和设施、很酷的起跑线和赛道,以及先进的竞赛系统。我和我的队员们都非常兴奋,希望能在这条赛道上获得一直想要的金牌,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。”
南非运动员Chloe Cresswell
为高质量承办赛艇竞赛项目,新津赛区引进安装了先进的阿尔巴诺系统,以及航道辅助、自动启航、电子计时计分等竞赛系统,不仅提高了成都大运会赛艇比赛水平和观赏性,也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竞技环境和技术支持。以电子计时计分系统为例,系统的计时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一秒,可将实时成绩自动传输至场地大屏幕、电视转播画面、官方网站等众多媒体。
在训练过程中,外国运动员互相协作,用力划桨,挥汗如雨,努力备战即将到来的比赛。同时,在训练场的另一边,中国运动员也在进行适应训练,力争在成都大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来自南非的Nadia Gaspari是一位经验丰富且技艺精湛的赛艇运动员,不仅在技术上有过硬的基本功,同时在心理上具备了强大的承受能力。她表示,训练虽然艰苦,但希望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。“成都大运会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比赛,每天都会进行数小时的训练,尽力让自己达到最佳状态。希望能和队友们全力以赴,在成都大运会上获得好成绩。”
目前,波兰、荷兰、捷克、韩国、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队伍也都进场开展了训练。波兰运动员们表示,他们做了充分准备,目前很适应天气和赛道:“我们根据赛制和日程、天气情况在上午进行了一次训练,整体运行顺利,大家的状态很好。”
关键词: